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仪器实训平台 > 近红外脑成像设备的虚拟仿真实验

近红外脑成像设备的虚拟仿真实验我要操作

一、实验背景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functional 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NIRS),也被称为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初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近20年来,该技术同脑电图、功能性核磁共振脑成像等技术一样,成为人类探索脑机制发生发展的有效工具。fNIRS是一种非侵入式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它利用近红外光,穿过头皮及脑组织,直接监测神经活动引发的脑区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状况。通过氧合血红蛋白浓度(HbO)、脱氧血红蛋白浓度( HbR)、总含氧量( HbT)等指标反映出来脑各区域的活跃情况。
  目前,fNIRS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实验目的

  近红外光谱仪设备昂贵,教学练习耗时较长,无法满足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练习的需要,学生在现实条件下较少有机会接触该仪器。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可以给学生提供接触并深入了解近红外光谱仪的操作方法及实验设计的机会,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多次大规模的实训,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应用于日后的科研活动。虚拟仿真技术在高端仪器使用方法教学上的应用,大大地提高实验仪器利用率,降低仪器损耗。

三、实验流程

  1. 以主试的身份进入虚拟实验教学场景,按照右上角对话气泡中提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 通过键盘“↑”、“↓”、“←”、“→”控制主试的前后左右运动,通过鼠标控制视角。

四、结果与讨论

  结果
  学生做出正确反应后才能继续实验。如果学生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全部实验流程,则说明学生掌握了脑电实验方法。
  讨论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五、参考文献

  杨海波, 张雪健, 周菘, 刘颖, & 白学军. (2014). 语音加工的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研究进展.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4), 566-571.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8866     邮箱:psy-keyan@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