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认知行为实验平台 > 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Science前沿研究实验项目-由“水稻理论”到文化差异解读

Science前沿研究实验项目-由“水稻理论”到文化差异解读我要操作

一、研究背景

  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随着心理学的文化转向,那种只注重实证研究而把文化这一因素当作准自变量或者无关变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开始把文化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变量纳入研究之中。水稻种植与小麦种植对应着迥然不同的耕作体系,其中以灌溉方式和劳动力投入最为突出:稻田需要持续的供水,农民需要相互合作建设灌溉系统,并协调各人的用水与耕作日程,因此稻农倾向于建立基于互惠的紧密联系并避免冲突。相比之下,小麦的种植更简单:小麦基本不需精细灌溉,更轻的劳动任务也让麦农不需依靠他人就能自给自足。有鉴于此,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托马斯•托尔汉姆(Thomas Talhelm)与北京师范大学张学民教授教授等同事提出“水稻理论”,指出水稻种植的历史可能使文化更倾向于相互依赖,而小麦种植的则使文化变得更加独立。研究者对中国的北京(北)、福建(东南)、广东(南)、云南)(西南)、四川(中西部)和辽宁(东北)六个地域的1162名被试进行了调查,采用了the triad task、the sociogram task和the loyalty and nepotism task三个精妙的实验材料,进行了严谨的数据分析方式。
  此前可能解释文化差异的理论主要有两种:现代化假说(modernization hypothesis)和病原体理论(pathogen theory)。现代化假说主张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多、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资本化的加深,人们会变得更加个人主义和分析性。病原体理论则认为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性会使得与陌生人打交道更加危险,因而相应的文化倾向于孤岛化和集体主义。然而,现代化假说无法解释日、韩等东亚发达国家的集体化倾向,而病原体也引入了热量这个混淆变量——在更热的地方水稻种植也更多。

二、实验目的

  这是一篇发表于science上的前沿研究,其严谨的实验设计、精妙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逻辑都值得学生去学习借鉴。本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呈现,使得学生能够作为被试体验实验过程,并根据问题的引导从主试视角进行深入思考,在平台的讨论区与心理学师生和其他访客进行互动交流,从多方面对优秀研究进行了学习。

三、实验流程

点击【实验体验】进入实验,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文化思想倾向测验(the Triad Task)https://bnupsych.asia.qualtrics.com/SE/?SID=SV_8kzYnHPKeCCkylT

四、结果与讨论

  结果
  原研究数据结果表明:来自更高稻田比例省份的人群,更可能进行关系性的配对,更倾向整体性思考;小麦种植区的人自我膨胀了1.5mm(接近欧洲人),水稻种植区的人则自我缩小了0.03mm(类似日本人)。本实验预期来自水稻种植区和小米种植区的被试体验者也会得到与其相近的结果。
  讨论
  水稻理论、现代化假说、病原体理论这三个解释文化差异的理论,你最信服哪一个?
  你能设计实验证实或证伪这些理论吗?
  你能提出其他理论解释文化差异吗?

五、参考文献

  1. Talhelm, T., Zhang, X., Oishi, S., Shimin, C., Duan, D., Lan, X., & Kitayama, S. (2014). 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 Science, 344(6184), 603-608.   2. Ji, L. J., Zhang, Z., & Nisbett, R. E. (2004). Is it culture or is it language? Examination of language effect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categoriz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1), 57.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8866     邮箱:psy-keyan@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