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实验平台

此平台通过应用最新的3D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现实中因极端环境而无法展开研究的场景进行模拟,通过带有交互功能的虚拟现实教学实验或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治疗,让学生(或大众)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平台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的仿真学习、基于虚拟驾驶的交通安全心理研究、基于虚拟高空环境的心理治疗和基于虚拟环境的心理研究等模块。你可以通过此平台安全地学习极端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制,利用平台技术研究国家的社会现实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的仿真学习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来模拟虚拟现实设备的操作流程,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进行大规模的不限次数的交互式学习,从而熟悉虚拟现实设备使用方法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基于虚拟仿真驾驶的交通安全心理研究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的驾驶环境,通过模拟逼真的视觉、听觉和体感的汽车驾驶体验,实现在真实驾驶环境中的安全心理行为的研究。

基于虚拟高空环境的心理治疗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的高空环境,给予一个逼真、沉浸感的交互虚拟环境,通过将来访者不断暴露在虚拟高空场景中,来实现对恐高症的治疗。

基于虚拟极端环境的心理研究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的极端环境,可以帮助实验者营造出逼真的极端恶劣氛围,从而对个体在极端环境中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

基于虚拟自然灾害的心理影响研究

本实验构建高度逼真的自然灾害场景,通过模拟方向感测试与地震场景,突破现实研究限制,深入探究人类在面临虚拟自然灾害时的心理变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灾害情境下的心理反应,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

虚拟居住地变更的心理影响研究

虚拟居住地变更的心理影响研究构建了高度逼真的生活与工作场景,模拟个体因工作原因产生的居住地变更过程。本实验为深入探究居住地变更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帮助研究者和参与者更清晰地了解该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反应与适应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6836     邮箱:psy-lab@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