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理心理平台

此平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3D解剖视图、面孔识别脑区功能可视化和高级语言脑区功能可视化等模块,你可通过点击学习,以可视化的方式深入理解抽象的高级神经任职加工机制,习得真实情境中操作具有高难度、高风险的技能。平台基于多客户端-云服务器架构,利用先进的互联网虚拟仿真技术,让你能够随时随地轻松学习人体生理心理的精妙知识。

中枢神经系统的虚拟仿真解剖学习

借助虚拟仿真平台,通过观察学习不同层面的大脑结构图像,可以实现探索脑中枢系统的结构和各分区的主要功能,达到大脑各分区功能与结构的可视化。

面孔识别高级功能脑机制的虚拟仿真学习

基于大量被试构建的脑功能概率图谱,定位面孔识别认知任务对应的脑功能区,可以直观地看到面孔识别脑区在各个层面的激活情况。

大脑迷宫:视听觉神经通路虚拟仿真探索学习

基于3D虚拟现实迷宫形式,将视、听过程中信息在视觉、听觉通道中的传递活动通过3D模拟的形式呈现,实现高级心理过程可视化。

基于TMS技术的高级语言功能脑区仿真探索

模拟使用TMS经颅磁刺激仪对大脑高级语言脑区进行操作使其失活的效果,通过在交互动画中对虚拟被试进行任务测试,可直观生动地学习到大脑高级语言脑区的功能。

大鼠开颅虚拟仿真实验

本实验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再现了大鼠脑部定位以及开颅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本实验直观快速地了解相关操作技能,同时还能避免因自身操作不熟练对实验鼠造成额外伤害。

大小鼠抓捕注射虚拟仿真实验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再现了大鼠和小鼠抓捕和注射的全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本实验直观快速的了解相关的操作技能,同时避免因自身操作不熟练对实验鼠造成额外伤害。

裂脑人虚拟仿真实验

本虚拟仿真软件基于经典实验设计,模拟裂脑人的认知与行为反应。认知心理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借助裂脑人来研究大脑半球功能的独立性。他对四名患者进行了测试,现有一名被患者来到实验室,作为加扎尼加教授助理的你需要担任此次测试的主试,请你完成以下的操作。

视觉通路虚拟仿真实验

本课程旨在带领学生深入探索视觉通路的解剖、功能与连接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涵盖大脑皮层视觉区的主要脑沟与功能区的定位,帮助学生了解初级视觉区、腹侧视觉通路和背侧视觉通路中不同脑区如何响应不同类型的视觉刺激,学习各脑区之间的连接方式,了解大脑视觉系统的网络架构。通过沉浸式学习,学生将获得全面且生动的视觉系统理解,提升其对视觉神经科学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6836     邮箱:psy-lab@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