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简介
人类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胼胝体(约两亿根神经纤维)连接,两者功能各异,左脑接收右侧身体的感觉信息,控制右侧动作,主导语言、逻辑、计算等功能;右脑接收左侧身体的感觉信息,控制左侧动作,擅长空间感知、图像识别与艺术创作。裂脑人实验起源于对癫痫患者的治疗研究。想要单独研究一个半脑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切开胼胝体,但在伦理上是不允许为了研究就切开人的胼胝体的,而恰巧当时人们发现,通过切断胼胝体可缓解癫痫发作,从而对难以控制的癫痫患者进行治疗,但这也会导致患者左右脑信息隔绝。
二、实验目的
本虚拟仿真软件基于经典实验设计,模拟裂脑人的认知与行为反应。认知心理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借助裂脑人来研究大脑半球功能的独立性。他对四名患者进行了测试,现有一名被患者来到实验室,作为加扎尼加教授助理的你需要担任此次测试的主试,请你完成以下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一:单侧视觉刺激与语言反馈
1.1指导语:被试需注视屏幕中央,当听到提示音时,屏幕左/右侧会短暂呈现内容(文字、图片或数学算式),被试需大声报告所见内容并完成计算(若为算式)。
1.2关键机制:
● 左视野信息仅传递至右脑,右视野信息仅传递至左脑。
● 由于语言中枢位于左脑,右脑无法直接通过语言反馈信息,需通过动作或非语言方式表达。
1.3测试问题:实验结束后,屏幕显示四道问题,测试被试对左右脑信息处理的记忆与理解。
2.实验二:视觉刺激与跨模态反应
2.1指导语:在实验一基础上,被试需从内容出现的一侧取出对应物品(如屏幕右侧出现"苹果",则从右侧拿取苹果模型)。
2.2关键机制:
● 验证右脑的空间操作能力(如左视野信息触发右脑控制左手取物)。
● 观察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揭示左右脑分工的独立性。
2.3测试问题:四道问题聚焦于跨模态反应与左右脑协作的潜在机制。
四、讨论
1. 为何裂脑人患者无法用语言描述左视野看到的物体?右脑是否具备潜在的语言能力?
2. 实验中若要求被试用左手绘画右视野呈现的图像,结果会如何?解释左右脑协作的局限性。
3. 现代脑科学如何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一步探索大脑半球的功能可塑性?
五、参考文献
1. 迈克尔・加扎尼加. (2013).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浙江人民出版社.
2. 加扎尼加,伊夫里曼根,周晓林, &高定国.
(2011).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 戈德堡. (2014).大脑总指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游客账号登陆信息
游客账号:guest
账号密码:BNU#guest^2024
请注意,游客账号仅限学校内网访问使用。此外,本虚拟仿真软件仅供个人体验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