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认知行为实验平台 > 老鼠迷宫虚拟仿真实验

老鼠迷宫虚拟仿真实验我要操作

一、实验简介

老鼠迷宫虚拟仿真实验借助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出高度逼真的实验场景,将传统实验室中复杂的大鼠迷宫实验完整地搬到虚拟环境中。该实验围绕 “海马对大鼠记忆影响” 和 “海马对大鼠方向偏好影响” 两个经典实验展开,突破了真实实验在时间、空间、实验动物资源以及实验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学生无需直接接触实验动物,就能在虚拟环境中沉浸式地体验实验全过程,既保障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又为深入探究神经科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核心目的在于精准再现 “海马对大鼠记忆影响” 和 “海马对大鼠方向偏好影响” 两个经典实验流程。通过虚拟仿真操作,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大鼠迷宫类实验的标准操作步骤,包括实验前期准备,如迷宫搭建、实验大鼠筛选与适应;实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像记录大鼠在迷宫中的行进路线、停留时间、错误次数等;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深刻认识到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细节点,例如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实验人员操作动作对大鼠情绪的干扰等。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大鼠迷宫实验的关键技术,理解海马在大鼠记忆形成和方向偏好中的重要作用,为后续深入研究神经科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准备模块

在虚拟环境中,学生首先要完成实验迷宫的选择,根据不同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迷宫类型,如 T 型迷宫、Y 型迷宫或复杂的八臂迷宫、水迷宫等,并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组装与调试。接着,从虚拟的大鼠资源库中筛选符合实验要求的大鼠,了解大鼠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模拟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饲养,让其熟悉实验环境,以减少因环境陌生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二)“海马对大鼠记忆影响” 实验模块

此模块中,学生将模拟对实验大鼠进行海马区域的手术处理,包括虚拟的麻醉、开颅、定位海马区域以及进行特定的损毁或刺激操作。随后,将处理后的大鼠放入迷宫,设定实验任务,如让大鼠寻找隐藏在迷宫某处的食物奖励。学生需要运用虚拟摄像机和传感器等工具,实时记录大鼠在迷宫中的探索行为,如首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重复进入错误路径的次数等数据。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对比不同处理组大鼠的行为差异,分析海马损伤或刺激对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三)“海马对大鼠方向偏好影响” 实验模块

在该模块,学生同样先对大鼠进行相关处理,然后设置带有不同方向线索的迷宫环境,例如在迷宫通道两侧设置不同颜色、形状的标志物。将大鼠放入迷宫后,观察其在面对不同方向选择时的行为倾向,记录大鼠选择各个方向的频率、停留时间等数据。通过改变方向线索的设置,多次进行实验,探究海马在大鼠感知和选择方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海马功能变化对大鼠方向偏好的影响机制。

(四)数据分析与报告模块

实验结束后,学生将运用虚拟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到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绘制图表等。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阐述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深入探讨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四、讨论

1. 探讨在模拟手术处理大鼠海马区域时,如何确保操作的精准性和一致性,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分析实验环境因素对大鼠行为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思考如何在真实实验中更好地控制这些因素。

3. 讨论不同迷宫类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比较 T 型迷宫、Y 型迷宫和放射状迷宫在研究海马功能时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

五、参考文献

[1] 坎德尔 E R,施瓦茨 J H,杰塞尔 T M.《神经科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Squire L R, Zola-Morgan S. The medial temporal lobe memory system [J]. Science, 1991, 253 (5026):1380 - 1386.

[3] 周专,王韵.《神经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六、游客账号登陆信息

点击下方的“我要操作”按钮,进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资源管理系统",使用以下的游客账号可以浏览并下载相关的虚拟仿真软件。

游客账号:guest

账号密码:BNU#guest^2024

请注意,资源管理系统下的虚拟仿真软件仅供个人体验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6836     邮箱:psy-lab@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