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成果转化平台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研”学生本基项目 > 性别角色态度

性别角色态度项目视频

一、研究背景

这项研究围绕性别角色态度对大学生浪漫关系的影响展开,重点探讨冲突解决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背景基于浪漫关系失败对成年初显期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沟通困难引发的两性冲突问题,将性别角色态度定义为人们对男女社会角色和行为模式的看法,聚焦大学生情侣群体。

二、研究目的

探究性别角色态度对关系满意度影响的内在机制,考察冲突解决策略的中介作用,分析情侣间的相互影响及性别角色态度组合模式。

三、研究内容

研究一选取531名恋爱大学生作为被试,发现男性的性别角色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说明男性更传统;进一步分析显示,对女性而言,性别角色态度越传统,恋爱中伴侣双方使用的消极冲突解决策略越多,关系满意度也就越低。

研究二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对182对大学生情侣进行研究,首次提出性别角色态度可分为敌意和善意两个维度。其中,善意性别角色态度越高的个体,在冲突中越少使用消极解决策略,关系满意度越高;当女方善意性别角色态度较高时,本人和男方使用的消极冲突解决策略都较少,男方的关系满意度也随之提高。而对于敌意性别角色态度,拥有较高敌意性别角色态度的男性,使用的积极和消极冲突解决策略都较少,自身满意度较高;女方的敌意性别角色态度越高,男方使用的消极冲突解决策略越少,双方的关系满意度也越高。

研究三通过K-means聚类法,将情侣的性别角色态度组合分为三类:占比37.6%的传统组,男女双方性别角色态度都较传统;占比46.4%的公主骑士组,双方的善意性别角色态度较高;占比16.0%的平等组,男女双方的性别角色态度较平等。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只在女方的关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平等组女方的关系满意度低于传统组和公主骑士组。

四、研究结论

个体层面: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态度通过增加消极冲突解决策略,降低关系满意度。

伴侣互动层面:善意性别角色态度有助于减少消极冲突解决策略,提升关系满意度;女方的敌意性别角色态度可能通过影响男方的冲突解决策略,对关系产生复杂影响。

组合模式层面:平等组女方关系满意度相对较低,提示性别角色态度组合对关系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五、研究意义

综合来看,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探究了性别角色态度对关系满意度的影响,采用主客体互倚、聚类等方式探究了大学生群体中浪漫关系双方的互相影响以及互动模式,为提高两性关系中的性别平等意识、改善大学生浪漫关系质量提供了一定参考。但研究也存在局限,探索性因素分析的信效度、冲突解决策略的维度划分、横断研究的动态变化问题以及与已婚人群的对比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项目视频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6836     邮箱:psy-lab@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