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课程教学平台 > 《发展心理学》 > 婴幼儿客体心理表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婴幼儿客体心理表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我要操作

一、实验简介

在婴幼儿心理学研究领域,探索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机制一直是重要课题。皮亚杰的A非B客体永久性实验作为经典研究,考察了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客体与空间心理表征的发展特点,对于理解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意义重大。该软件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以A非B实验为核心,突破传统实验在时间、空间、样本招募以及实验伦理等方面的限制,让参与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安全、便捷地练习实验操作,深入探究婴幼儿客体心理表征的发展规律,为婴幼儿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相关专业学习者提供了高效的实践学习途径。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虚拟仿真操作,让参与者熟练掌握A非B客体永久性实验的操作方法,深入理解其在研究婴幼儿客体与空间心理表征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参与者能够运用两种主要的研究设计(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系统地考察婴儿在A非B任务中的发展特点,包括不同年龄段婴儿对客体永久性的理解程度、心理表征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通过实验,培养参与者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提升其在婴幼儿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素养,为开展真实的婴幼儿心理学研究项目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实验内容

(一)理论学习

参与者首先进入虚拟实验的理论学习模块,系统学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重点掌握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以及A非B客体永久性实验的原理、目的和意义。

在皮亚杰最初的研究中,主要使用个案法,研究了他10个月大的女儿杰奎琳在寻找被藏起来的玩具时的特点。根据皮亚杰在《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一书中的描述:“杰奎琳坐在床垫上,没有任何吸引她的玩具。我把她的玩具鹦鹉从她手中拿走,并两次把它藏在左侧的床垫下(位置A),杰奎琳每次都能立即找到并抓住它。接着我又从她手中拿走玩具,并从她的眼前将玩具慢慢移到右边的床垫底下(位置B),杰奎琳看到了这种移动,但当鹦鹉消失时(位置B),她却转向最初藏玩具的左侧(位置A)。”

虽然皮亚杰只进行了这一的观察和描述,并没有使用大样本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表现进行定量分析,但他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解释。他认为,杰奎琳这样做,像是她的行为会决定在何处发现物体,说明她还不能将物体以独立于自己行为之外的方式来对待,也不能对物体的空间位置转移进行心理表征。

皮亚杰的这一发现引起了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很多儿童研究者采用更加严谨的实验控制、更大的样本重复了皮亚杰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些研究发现,杰奎琳的反应对8-12个月大的婴儿来说是非常典型的。而对于年龄更小或更大的婴儿,则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

(二)虚拟训练

在本实验项目中,参与者会练习对婴儿进行A非B实验的操作方法,在操作熟练后,参与者将获得申请研究项目的机会,获得研究经费,开展自己的研究。参与者拥有100元的研究启动经费,并使用此经费购买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

接着,招募符合实验要求数量的婴幼儿被试。

被试招募完成后,参与者需要明确实验流程的顺序。

熟悉实验流程后,参与者可以开始预实验。预实验设置玩具出现在A位置的次数为3次,因此需要让被试连续学习三次将物品从A处找到,然后在第四次藏物品时将其放在B处。

(三)项目考核

完成预实验后,参与者可进入项目考核环节。参与者需根据研究需求,选择纵向研究或横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需制定长期跟踪计划,确定不同时间节点对同一组婴儿进行A非B实验的安排;横向研究则要规划选取不同年龄段婴儿样本的标准和方法。

如果参与者选择使用横断设计,将得到项目经费2000元。其中每名被试将获得价值20元的被试礼物,并消耗大约价值1元的实验材料。参与者的研究任务是比较8个月、10个月、12个月三个年龄组的婴儿在A非B任务中的表现。

参与者已预约在婴幼儿实验室进行实验,需要在一批被试列表中选择适合的被试,并将其放入对应的组中。

如果参与者选择使用纵向设计,将得到项目经费3000元。其中每名被试第一次参加实验将获得价值20元的被试礼物,第二次参加实验将获得价值25元的被试礼物,第三次参加实验将获得价值30元的被试礼物,每次实验消耗大约价值2元的实验材料。参与者的研究任务是比较婴儿在8个月、10个月、12个月大时在A非B任务中的表现。

参与者可以在未来的6个月中在婴幼儿实验室进行实验,需要在一批被试列表中选择适合的被试,并将其放入“被试”框中。

四、讨论

1. 讨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设计在考察婴幼儿客体心理表征发展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2. 在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如何准确解读婴儿的行为表现,避免主观偏差。

五、参考文献

[1] 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 商务印书馆,2010.

[2] 陈会昌.《儿童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6836     邮箱:psy-lab@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