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认知行为实验平台 >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心理学实验项目学习 > 基于互联网的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研究我要操作

一、实验简介

  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课题。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反应时作为一个心理指标在个体差异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中常被定为必测项目。反应时的测量为推测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一个完整的反应过程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将物理或化学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到大脑皮质的时间;(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5)效应器作出反应的时间。研究瞬时记忆的方法主要有再现法和再认法。再现法是早期瞬时记忆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再现的方法不同又分为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全部报告法要求被试在识记完材料后尽量将识记的全部项目再现出来。但此方法不能用于研究刺激呈现在几十毫秒的情况。而部分报告法的特点是要求被试在识记完材料后,将指定的部分项目再现出来,再根据这一部分的结果估算出保存的总量。它避免了由于呈现时间短暂、回忆材料过多及其它干扰和遗忘因素对瞬时记忆保持量的影响。
  斯柏灵 (Sperling 1960)采用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对瞬时记忆的保持量进行了研究。他使用的实验材料是字母(3×4矩阵),呈现时间为50毫秒。实验结果表明: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识记4~5个,而部分报告法所保持的信息要比全部报告法要多。另外Sperling还做了延迟部分报告法实验。结果发现,延迟时间逐渐增加时回忆成绩逐渐下降。当超过0.5秒时,部分报告法与全部报告法的回忆成绩基本相同,而当延迟超过1秒时两种报告法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二、实验设计

  目的
  1. 验证Sperling的实验结果。
  2. 学习和掌握瞬时记忆的研究方法。
  仪器和材料
  1.仪器:计算机及实验心理学虚拟实验系统。
  2.材料:大写的英文字母,字母间无关联,每张 3行,每行 4个字母,即 3×4的矩阵材料共90张。
  方法
  1.登录并打开实验心理学虚拟实验系统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延迟报告法”按钮选择报告方法,并进入“指导语”界面。参试者明白指导语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然后点击“正式实验”开始实验。
  2. 实验开始屏幕随机呈现 3×4的字母矩阵30张。每呈现完一张都提示被试回忆并报告识记过的字母。共3种方法,即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和延迟部分报告法。被试根据相应的指导语,回忆并输入识记的字母。 计算机记录保存回忆量及正确回忆百分比。
  3.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然后选择其他的报告方法进行实验,最后对不同的报告方法进行比较。

三、结果与讨论

  结果
  计算被试三种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保存量(计算机已给出)。
  讨论
  1.本实验的结论是否与Sperling的研究一致?
  2.三种报告方法的结果是否有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3.查阅有关资料,总结研究记忆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四、参考文献

  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85~488。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8866     邮箱:psy-keyan@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