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认知行为实验平台 >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心理学实验项目学习 > 基于互联网的错觉的实验演示

基于互联网的错觉的实验演示我要操作

一、实验简介

  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知觉不仅仅是获取外部信息,更包括了基于以往经验对外部信息的整合、组织等加工过程,这就是知觉的间接性。错觉和不可能图形根本上都是因为知觉的间接性而产生的。本实验举出了几个知觉间接性实验的错觉案例。短语的诵读有很多是基于经验的,通过形近字的替换可以检验过去的经验导致的知觉常性在知觉过程中起的作用。
  缪勒-莱尔错觉利用了箭头对眼球运动距离的影响使得知觉产生了误差。
  左式错觉、立方体垂直错觉和艾宾浩斯错觉体现了在进行加工的同时我们还会进行整合其他信息的间接加工。
  让人产生深度知觉的图也会使人产生一些错觉,其中涉及有关“近大远小”的经验。
  错觉轮廓的现象说明我们的知觉包含了一个整合性的间接加工过程。

二、实验设计

  目的
  1. 体验多个错觉实验,了解知觉间接性的几种现象。
  2. 明确知觉间接性造成错觉的原因并思考其应用。
  仪器和材料
  1.仪器:计算机及实验心理学虚拟实验系统。
  2.材料:多个错觉实验的案例。
  方法
  1. 登录并打开实验心理学虚拟实验系统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错觉实验演示”。单击呈现实验简介。点击“进入实验”可直接进行实验的体验。
  2. 错觉实验逐个呈现,实验完成后点击“谜底”可以核对结果是否正确。
  3. 点击“原因解析”,实验者可了解原因。

三、结果与讨论

  结果
  1. 对照答案进行比较,核对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 查看结果的解释,进一步了解其中蕴含的原理。
  讨论
  1.经过以上的演示,你对知觉有什么新的认识?
  2.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和避免错觉?

四、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83-89页。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学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010-58808866     邮箱:psy-keyan@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版权所有